一、不要把电瓶车推进电梯
最近,又有一个和“电梯安全”有关的新闻上了搜索榜——欣慰的是,这次不是让人悲伤的消息,还有点萌:有个跟妈妈一起进入电梯的儿童,被摄像头识别成电瓶车,重复提醒“电瓶车禁止入内”。
搜索下“电瓶车 电梯” ,会发现电瓶车在电梯起火引发事故的新闻时有发生,往往看得人又震惊又难过。
其实,早在2018年,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就提出了下功夫解决电动自行车“进楼入户”“人车同屋”等问题。这是因为,电瓶车使用劣质电瓶、电瓶超出使用年限、线路短路等情形下很容易发生自燃。一旦自燃的话,起火速度极快,100秒内火焰温度可高达近1000℃。特别是在封闭狭小的电梯内,没有灭火器材及设施,遇到这种快速起火的情况,人很难逃离,甚至有的时候火灾会转为爆燃。
好在,现在有部分小区的物业已经安装了防电瓶车进入电梯的控制设备,电瓶车进入电梯后,电梯会语音提醒并且拒绝载人;另外,也有很多公告张贴在醒目的地方。
可惜规定是规定,执行时总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,图省事将电瓶车推进电梯。一旦报警系统失效,电瓶车进入电梯内,就存在发生事故的风险。
所以,电梯运行安全,其实完全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——
遇到有人要把电动车推进电梯,应进行一些善意的提醒;
如果提醒后,对方还是坚持,至少你还可以提醒自己:为了安全,不上这一班电梯。
二、不要用东西把电梯门挡住
除了电瓶车,还有一种常见的电梯使用行为,也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。看看这些场景你熟悉不——
搬家或等人的时候,为了让电梯多停留一会儿,有人往往会用脚或者其他物品(比如箱子、雨伞等)挡住电梯门,使它暂时不要关闭;或者,因为着急要赶着上电梯,有人会在电梯门关闭时伸手进去拦一下——
实际上,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安全的。
2017年,浙江杭州发生过一起事故:有人为了阻止电梯门关闭,将保温杯放在电梯口,导致电梯门发生爆炸
我们日常使用的升降电梯近门安全保护装置,也叫防夹感应装置,主要分触板式和光幕式两种,可以避免我们在进出电梯的时候被电梯门所夹伤,从而确保我们日常的乘梯安全。
光幕式电梯是在电梯门两边装上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,然后发出红外线,“织”成光幕,电梯门关闭过程中,如果有人或者物体接触到光幕,就会隔断红外线,接收器就会做出开门动作;触板式电梯则是在电梯门上有一块突出的触板,通过触板感应,触板连接着电梯的控制系统,当有物体碰到触板后,电梯门就会停止关闭并自动弹开。现在,还有的电梯门是触板和光幕式二合一的,两种方式都可以让电梯门弹开。
但是,这三种电梯门都是有盲区的。尤其是我们现在用的电梯门,一般是光幕式和二合一式的,它的感应盲区是:上下10厘米和正中2厘米,尤其是门的最下端位置。物体若处在盲区处,电梯门感觉不到有障碍物的时候就会关闭并继续运行,就可能会引发事故。
如果电梯年久失修,或是保养不当,电梯可能会出现“夹住异物甚至还继续运行”的情况。曾经有一个真实案例,人踏入电梯时,电梯意外升降,导致这个人被拖动并剪切致死。所以,进出电梯时一定不要长时间站在入口处。
此外,出入电梯口时还要注意以下这些:
1.不要用身体和其他物品挡电梯门;
2.电梯门正关闭时,不要进入电梯,更不要把手伸过去拦截;
3.进出电梯尽量迅速,小朋友要由大人牵引,宠物牵引绳也要注意不要被门夹住。
并且请记得:以上这些安全守则并不是重复的套话,背后都有着依据和教训。
三、电梯打不开时,千万别撬它
今年5月,福建一名13岁男孩被困电梯自救,但之后不幸身亡的视频,戳痛了很多人的心。在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,为了自救,男孩用长柄雨伞撬开轿厢门和6层的电梯门,然后躺下身钻了出去。他不知道,两重门外,不是层站,而是深不见底的电梯井,悲剧就这样发生了。
其实不仅是孩子,成年人也会这么做。2020年,曾有一位男子为了乘电梯上楼,用钢筋头撬开电梯门,强行打开非正常使用的电梯,结果从一楼电梯口坠落至负二层地下室电梯井底,当场死亡。
为什么电梯里撬门自救事件屡屡发生呢?
除了当事人难免内心慌乱,还在于很多人并不了解电梯的结构。
简单地说,电梯内部结构可分为四个部分:机房、井道、层站、轿厢。我们等候电梯的地方,叫“层站”,平时我们乘坐的电梯部分,叫做“轿厢”。轿厢在机房曳引系统的驱动下在垂直的井道里工作,到了固定层站,轿厢就会停下来,也就是说,我们坐电梯的时候,轿厢的头顶和脚下几乎都是空的。
那为什么不能撬门逃生呢?
这是因为,电梯出现故障停止时,轿厢往往不是像正常一样和层站处于水平的位置,而是停在了两个层站之间。人撬开电梯门之后,可能会看到下一个层站,觉得可以直接跳到上面实现自救,但脚下的空间却决定了这样的动作很难成功。
而且,这个时候强行扒门会把我们置于双重危险中:如果此时电梯忽然运行,人立刻会被门框和轿厢挤压;即使电梯没有运行,在试图通过撬开门后跳到地面时,身体也容易失去重心而坠入空的井道中。
所以,遇到电梯故障,一定不要企图撬门自救。
最好的应对办法是:
使用电梯内的紧急报警,或者拨打96333电梯应急电话,然后静静等待救援;万一设备失灵、你的手机又没有信号,可以轻轻拍门叫喊或脱下鞋子拍门敲打,发信号求救。
如无人回应,需镇静等待,观察动静,不要频繁踢门拍门,要保持体力,等待营救。
另外,不用担心在电梯里会缺氧窒息。因为,根据《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》,每一个轿厢必须设有通风口,所以,在里面待上几个小时不会有问题。
四、关于电梯的经典恐惧:
电梯里的“绳子”断了怎么办?
关于电梯,很多人还有一个经典恐惧:如果电梯的“绳子”突然断掉怎么办?我会从顶层直接摔到底层吗?
别担心。
首先,一般电梯里承重的钢丝绳不只一根,且一根钢丝绳又由若干根钢丝捻成。根据 《钢丝绳安全使用和维护》标准:即使只有一根钢丝绳达到报废标准,整套钢丝绳都要进行更换。
另外,假使再极端一点,钢丝绳真的全部断掉,电梯里的“限速器”和“安全钳”也会及时反应,当电梯达到额定速度的115%时,限速器就会及时发出信号,安全钳负责夹紧导轨,使轿厢制停并保持静止状态。特别说一下,安全钳属于机械装置,就算断电也一样能发挥作用。
假如让情况再坏一点——就算以上设施全部失灵,那么,电梯底部还有最后一重保护:缓冲器。当电梯下坠到井道底部时,缓冲器可以把电梯下坠产生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形变,减轻对轿厢内乘客的伤害。
说起来,“电梯一直下坠”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着实很少,几乎不存在。
不过,有一种情况确实可能会导致电梯坠落,那就是“超载”。当电梯超载运行的时候,电梯的牵引力不足可能导致电梯失控下坠。所以,乘坐电梯千万不要超载。
至于有的时候会听到电梯“嘎吱嘎吱”“咔啦咔啦”的声音,也不要担心,导轨的角度、绳索的润滑程度和磨损程度、导靴的松紧度等很多因素,都可能导致电梯发出噪音,你可以拨打物业的电话进行反馈。
如果真的遇到电梯下坠,该怎么做?
请记住:
你可以将整个背部和头部紧贴厢内墙,并让腿部呈弯曲状,可以起到缓冲作用,减少伤害;
如果电梯内有扶手,就抓紧扶手。
同时,尽量保持冷静。
在我国,电梯属于特种设备,管理非常严格。除了技术上的保障,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》也要求,电梯应当至少每隔15日进行一次调整和检查。
乘坐电梯时,你可以留意下电梯内有没有张贴类似上图的《安全检验合格》标志。这张合格证一定是由国家质检部门发放,粘在轿厢内,由一个保护盒保护起来。可以看看是否在检验安全有效期内,超期未进行安检的电梯存在安全隐患,不应使用。
当然,更应该注意的,就是不要做上述的种种危险行为,学会和传播正确的自救方法,必要时保护好自己和你在乎的人。